針對項目特點,本工程主要采用底泥改良技術、水質透明度提升技術、綠狐尾藻生態修復技術、生態浮島構建技術。
項目目標:
1)河道水質得到改善,水體無黑臭;
2)水體透明度提升;
3)水生植物多樣性,水體景觀提升。
污染源如下:
(1) 底泥釋放的N、P等有機物:
(2)降雨、地表徑流帶來的面源污染以及農業面源污染;
(3)污水排放口排放污水,增加了水體的污染負荷
(4)其他外來偶然性污染。
項目隸屬于洪山區。位于洪山區珞獅南路以北,野芷湖南路以南,北.臨保利心語小區,東側為野芷湖水域,該連通港連通下游湯遜湖,由洪山區水務局負責管理維護。